國家電網公司2018年工作會議提出了“一六八”戰略藍圖,強調要進一步“推動能源消費高度電氣化”。浙江杭州供電公司結合實際,瞄準全電景區和綠色交通體系建設兩大突破口,以“再電氣化”為驅動,在推動電網較高負荷朝1500萬千瓦歷史關口邁進的同時,為這座千年古城找回綠水青山,讓杭州生動展現歷史與現實交融的獨特韻味。以此展開“再電氣化”讓古城山更青水更綠的宏圖。
打造全電景區 為城市之肺增氧
打開衛星云圖,位于杭州西部的西溪濕地呈現出濃郁的墨綠色,被人們譽為“杭州之肺”。
為了讓城市“呼吸”更順暢,杭州供電公司聯合西溪濕地經營管理公司,全面啟動景區全電化改造,用更清潔的電力替代煤和油,進而減少廢氣、廢渣排放對濕地整體環境的影響。短短幾個月里,6臺全新配變在西溪濕地先后投運,新增容量4560千伏安。充足的電力供應,讓景區車船總監沈煒彬下定決心實施電氣化改造。眼下,西溪濕地燃氣游覽車已經全部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37輛電瓶游覽車和101艘電瓶船。
沈煒彬坦言,“再電氣化”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營效益,還幫他擦去了兒時“黑煙伴著日頭在蘆葦蕩升起,鷺鳥不再紛飛”的記憶。
杭州供電公司與景區主管單位的帶頭行動,帶動了整個西溪濕地掀起“再電氣化”的強勁風潮。今年以來,景區內12套熱泵供冷取暖系統、16套熱泵熱水系統接連投用,56家酒店完成廚房全電化改造。夏天的傍晚,人們坐在農家餐館外的木桌邊,一道道用電烹飪的精致菜肴香氣四溢。如今的西溪濕地,電力在終端能源中的占比已經從今年年初的30%一躍上升至80%,清潔能源正成為這個旅游目的地的新名片。
走出濕地景區,杭州供電公司推進“再電氣化”的腳步堅定地落在一個個擁有千百年歷史的美麗景點。今年年底,杭州將完成西溪濕地、黃公望和湘湖等7個大型景區全電改造,用“再電氣化”這支生花妙筆,再繪古錢塘歷史遺風。
治理城市尾氣 助力綠色出行
5月15日晚,杭州地區e充電平臺日充電量首破10萬千瓦時。7月27日,近萬輛電動汽車通過國家電網充電樁完成充電,日充電量突破15萬千瓦時。短短73天里的兩大里程碑,展示了杭州綠色出行的良性生態和杭州供電公司推動交通“再電氣化”進程的亮眼成績單。
不久前,杭州公交集團分別在九堡、阮家橋、拱康建成三座電動公交車集中充電中心,實現了全市近2300輛電動公交車的集中充電。
“有了你們的保障,我們不用擔心電接不進來,不用擔心電不夠用這些問題。”杭州公交集團工作人員諸杰表示。這些“不擔心”,來源于杭州供電公司為交通“再電氣化”下的狠功夫。
此前,杭州供電公司開辟專項綠色通道,為市公交集團3座35千伏專變提供包括現場勘查、圖紙審核、驗收通電在內的全過程電源接入服務。如今,越來越多從杭州盡興而歸的游客發現,不僅是往返的公交,連整個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都是“插電驅動式”的。隨著機場廊橋岸電工程的全面投運,每年27.1萬架次客機在停靠時享受到第一時間的電能供應,為航空公司節省油料4.1萬噸。
杭州城市交通“再電氣化”的未來同樣令人興奮:在城北,全國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微綜合體投運在即,這個集自動洗車、便捷餐飲、閱讀小憩于一體的充電中心讓“等待久”不再成為顧慮。從杭州到寧波,一條光伏超級高速公路正在加緊規劃。不久的將來,電力將作為媒介,讓陽光帶動車輪奔跑在杭州灣南岸。而“再電氣化”讓古城山更青水更綠的宏圖也在徐徐向杭州人民展開。
以交通“再電氣化”為驅動,今年1至7月,杭州供電公司順利完成電能替代12.3億千瓦時,達到全年目標的72%。透過“再電氣化”戰略的堅定實踐,該公司正在實現企業與城市的共同發展,推動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
本次小閥門兒給大家帶來的《“再電氣化”讓古城山更青水更綠》資訊,就到這里了,想看更多可以收藏我們百閥網,想要了解更多閥門相關知識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每周都有較新較全的閥門相關資訊在等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