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經濟發展中,閥門行業作為機械裝備制造業的一個重要環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閥門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如大型清潔高效率發電、超超臨界火電、燃氣蒸汽循環、大型船舶、大型化工船、航母、CNG、大氣治理、城市工業廢水處理、城市管網改造等方面都有著大量需求。下面就由筆者給您介紹閥門行業發展前景。
隨著《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發布和“十三五”的到來,閥門行業在如下領域將迎來新的發展前景:
1、大型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的再熱器安全閥、主蒸汽閘閥、高加三通閥、主蒸汽安全閥和高低壓旁路控制閥等;
2、大型核電站用關鍵閥門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主蒸汽隔離閥、穩壓器比例噴霧閥、爆破閥、主蒸汽安全閥和穩壓器安全閥等;
3、石油化工及煤化工閥門的大口徑高溫高壓加氫閥、四通波紋管切換球閥、高壓耐磨調節閥、先導式安全閥和超低溫安全閥等;
4、天然氣長輸管線及液化天然氣裝置配套閥門的56高壓全焊接球閥、強制密封閥、高壓旋塞閥、液化天然氣用低溫球閥、液化天然氣用低溫蝶閥和液化天然氣用低溫軸流式止回閥等。
石油天然氣和能源電力領域的閥門市場需求占全球工業閥門市場需求的50%以上,且本公司石油天然氣領域的閥門產品在公司產品結構中的比重較高,核電閥門產品亦是本公司業務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因此,以下主要從上述兩個閥門下游行業的市場需求情況分析閥門行業的發展前景。
1、石油天然氣閥門市場發展前景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計,全球能源消耗量于2006-2030 年間將增加約44%,且在2030 年之前,石油和天然氣合計仍將占整個能源消耗量的55%,新型能源在短時間內尚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因此,全球范圍內的原油需求和開采將保持基本穩定的態勢。這將對油氣采集領域閥門需求的增長起到較強的支撐作用。
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和需求的不斷增長將有助于油氣管線基礎設施投資維持在較高水平。根據管道項目顧問公司Simdex 于2009 年7 月的估計,未來五年全球將興建約32.6 萬公里的油氣管道。能源領域獨立研究顧問公司預計,2008 年至2012 年全球陸上管道項目投資額將達到億美元,亞洲將成為較大的油氣管線投資市場,估計可吸引投資額420 億美元。油氣管線的大額投資將推動油氣管線用工業閥門尤其是大口徑閥和球閥需求的持續擴張。
另外,隨著常規石油天然氣資源的日益緊張,頁巖氣作為一種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已逐漸成為新一代替代能源之一。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2011 年4月對全球32 個國家48 個頁巖氣盆地進行資源評估的初步結果,全球技術上可開采頁巖氣儲量達187 萬億立方米以上,其中我國技術上可開采頁巖氣儲量達36萬億立方米,居全球第一。2011 年8 月,位于四川的國內第一口頁巖氣水平井開始試驗性開采,走出了我國頁巖氣開發歷程中的重要一步。據國土資源部預計,到2020 年,國內頁巖氣年產量將達到150 億到300 億立方米,2030 年達到億立方米,屆時頁巖氣將占到中國天然氣總產量的25%。隨著頁巖氣開采在我國的起步和快速發展,頁巖氣的凈化及輸送將帶來大量的閥門需求。
2、能源電力閥門市場發展前景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到2030 年,要滿足預計的能源需求,所需的資金投入累計將超過26 萬億美元(按2008 年美元價值計),相當于平均每年1.1 萬億美元(全球GDP 的1.4%)的投資量。從結構上看,電力行業的投資占總體投資的53%。從區域上看,全球超過一半的能源投資需求來自發展中國家。
2011年3 月,日本福島核事故暴露了核電安全的一些薄弱環節,給全球核電行業帶來了深遠影響,各國紛紛汲取福島核事故的教訓,采取各種措施提高本國核電生產的安全性。我國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已經采取了全面安全檢查和在國家核安全規劃發布之前暫停審批核電新項目等相關措施。但從長期看,核電仍是中國保證能源供給,調整能源結構的必然選擇,未來,在加強核安全監管的前提下,我國的核電產業快速發展及核電設備國產化的方向預計將不會改變,國內核電閥門需求仍將穩步增長。
因此,具備問題綜合解決能力以及全系列品種閥門生產能力的閥門企業將在上述兩大領域獲得長足發展。我們將推進卓越工程、倡導品牌主義,優化研發、制造、營銷、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并通過建立學習型組織,完善管理體系,提高經營質量,不斷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和自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能力,樹立的品牌。
隨著競爭的深入,閥門產業鏈各階段的利潤空間均在壓縮,降價的空間日趨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單靠價格競爭不能建立核心競爭力,不是長遠發展的方向,從而努力探索新的發展道路。許多閥門企業加大了技術投入,開發新的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將產品的差異化作為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尋求新的市場需求,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上就是筆者給您分析的閥門行業發展前景了。
文章來源:http://www.chinabgao.com/k/famen/32687.html